在当今数字化时代,企业资源规划(ERP)系统对于企业的运营管理至关重要。随着我国信创政策的不断推进,大型央国企所依赖的国外 ERP 系统正面临着重大的替代需求,这一趋势不仅关乎企业核心数据的运营安全,也为国产 ERP 供应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
一、背景:信创政策推动 ERP 国产化
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,信息安全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为了保障国家信息安全,我国大力推进信创产业发展,鼓励企业采用国产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。在这一背景下,许多大型央国企的国外 ERP 系统由于存在数据安全隐患,面临着替代需求。国外 ERP 系统在数据存储、传输和处理等方面可能存在被窃取、篡改的风险,这对于涉及国家关键领域的央国企来说是不可忽视的问题。因此,推进 ERP 国产化替代成为保障企业核心数据运营安全的必然选择。
二、现状:国产化进程加速
2017 年,ERP 行业国产化正式启动,标志着我国 ERP 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。2022 年,国资委 79 号文件明确要求至 2027 年所有央企国企完成信创替代,并且央企需每季度上报信创替换进度。这一政策的出台,为 ERP 国产化替代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。同时,国外 ERP 厂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。如 Oracle 自 2019 年以来逐步撤出中国市场,SAP 在 2024 年也出现了大中华区总裁离职、组织架构调整等情况。这些变化进一步加速了 ERP 国产化的进程。
三、影响:国产供应商迎来机遇
ERP 国产化替代为国产 ERP 供应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。一方面,国产 ERP 供应商有望逐步渗透以央国企为核心的大企业市场。央国企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,其对 ERP 系统的需求巨大。国产 ERP 供应商可以凭借本土优势,深入了解央国企的业务需求,提供更加贴合实际的解决方案。另一方面,ERP 国产化替代将推动整个 ERP 行业的国产化进程。随着国产 ERP 系统在央国企中的广泛应用,其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将不断提高,进而带动整个 ERP 行业的发展。同时,国产 ERP 供应商的崛起也将促进国内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,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。
总之,ERP 国产化替代是我国信创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大型央国企保障核心数据运营安全的必然选择。在当前的政策背景下,国产 ERP 供应商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。相信在未来的几年里,随着 ERP 国产化进程的不断加速,国产 ERP 系统将在央国企和大企业市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,为我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做出更大的贡献。